文:梦参长老
《华严经·净行品》最注重的就是 “善用其心” 四个字,它是很不可思议的,不是讲神通,这个心的神通可大了。
大家看那个社会一切人,不论士农工商、家庭社会、一个国土、整个一个世界,都是一个心。这个心奥妙之处,简直不可思议。
但是这个心有正有邪,“善用其心” 都让你正,千万莫要邪。
心正具足佛一切德,这叫善用。当然了,因为有这么个因,能遇著一切的善巧因缘;有这么一个因,遇著另些一切的因缘;遇见佛,遇到任何境界,都能使他达到不可思议,这叫 “善用其心” 。
把你心用灵了,就神了。把这心用神了,它就能具足一切胜妙功德。
智首菩萨问了一百一十问题,文殊菩萨用四个字就答覆了,“善用其心”。
“善用其心” 就说这个心的胜妙功德不可思议。再说一切胜妙功德,诸佛之道就是这心成就的。
心到什么妙处呢?怎么样 “善用其心” 呢?把一切障碍全把它断尽,一切业障使它清净消除,这就叫妙,这叫不可思议,能够获得一切胜妙功德。
“善用其心” 则获一切胜妙功德,消除一切业障。总说,这就答覆完了的,“善用其心”就能获得佛果,获得佛的一切功德。
所有佛教授的法无有障碍,过去、现在、未来三世诸佛的道理就是这个,把心用好。
三世诸佛什么道理呢?三世诸佛是随众生而住,恒不捨离众生,所以佛所说的教法,那一些法相你都能把它通达,法相就告诉你了。一切恶你都把它断了,一切善你把它做,这样子就能成就普贤行愿,与普贤菩萨相等。
文殊菩萨推崇普贤菩萨,智以普贤行愿圆满,就达到了佛的智慧,就成了佛了。所以在一切法上都能够自在。
“善用其心”,心自在故。心自在故,一切法上都能自在。在一切法上,你心再没有滞碍了,所以是佛亲子。
这真正是大法器,能够盛一切法。这时候,念、觉、悟,就是心呢。你的念,慧解,证悟而不是解悟,而不是我们说的开悟,不是成佛。
开悟就是明白了。我们现在如果从佛教导的,佛现在没有亲教我们,但是佛的语言把他变成文字,从文字使我们缘念,而能够缘念修行,达到真正的觉悟。这些都具足了,这就是过去、现在、未来一切诸佛的菩提道。
要成就这个智慧呢,还有障碍没有消失的吗?那么,这一段是文殊师利菩萨总答智首菩萨问的,但是这是总说了。怎么“善用其心”呢?把你的心,千万不要离开众生,“随众生住,恒不捨离”。这里头有因有缘,满足一切众生的种种的欲、种种的希求、种种的善巧方便,给众生作缘,缘能成熟。
众生的因是什么?他具足佛性,每个众生的因都如是,他具足佛性。
善知识者就给众生做缘,要随众生住,众生要依著三宝住,三宝随著众生住。千万莫要捨离众生,离开众生你成不了佛。要行菩萨道,要度众生,而众生要求的不同。为什么佛有八万四千法门?众生的根和他的性,和他的欲望,和他的环境,和处他的时代正法、像法、末法,特别末法众生他障非常重。障重,使他接近三宝的机会很少,遇不到。遇到了之后,他又有种种的内障外障,他不能得到依牯。因此佛菩萨随众生住,不捨离众生,这就叫行菩萨道,这叫菩提道。
发大悲心,你对一切世间相,佛法在世间,不离世间觉。随著世间相你都明了,明了,你才能给众生指出出路。如果你都不明白,你怎么去度众生去,怎么样让他明白?第一个,先得认识世间。在生活当中,什么样是觉了,什么样是迷了,迷了更迷,那你只能给他指出来。
随众生住是转移众生,有智慧引导众生,让他出离,给他做缘。那你对佛所说的诸法,你先要明了,你自己明了了,而后才让众生明了。那佛所说的法,不会离开众生世间相的,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,不过是一切事物以佛所教授的,佛弟子看就不同。
例如说,你要是利益众生,众生有很多问号了,他有很多怀疑了,因为他不懂得,也不懂得佛法,他也不懂得世间法,为什么?例如说,佛所教导我们的,一切的众生,一切的生物,它有四种生(胎生、卵生、湿生、化生),我们只知道一种,其实知道也没有去研究它,没研究等于不知道。
四生就是胎卵湿化。很多人有这样的问号,说我们出家了男女不结婚了,不结婚了就没后代了,断了种了,没有人类了。那极乐世界的人怎么来的?他化生,像你在六欲天,跟人间差不多,但是他含著有化生的意思。
梵天以上没女相,只是一性,一性他化生,怎么会断种,不会断种的。还有卵生,卵生的众生,像飞禽吧,多数是卵生。所以要懂得世间相,懂得世间相你要有觉悟,觉悟就是明白,你又能善用其心,善解世间相,这就叫巧把尘劳作佛事。本来是尘劳,但是你把它变成佛事了。
能把一切恶断,怎么断呢?我们前头问号当中七觉三空,七觉三空就是断一切恶的。我们天天要发愿、要回向,要利益众生,空、无相、无愿,那又怎么解释?让你发愿,怎么无愿呢?他是让你发了愿,见一切相不要在一切相上执著,见了空不要执空,这个空是智慧光明,不是什么都没有。这样子呢,才能具足诸善,六度四摄,六度法四摄法,这些你都能明白了了,都能去以这法利益众生,十王才会守护你、敬爱你。那么,你达到一切诸愿具足,成就佛的十力,这就叫“善用其心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