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 页   最新更新  
观音资讯
 
佛教资讯
   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>> 佛教资讯>> 没有一个不变的“我”-佛教资讯 站内搜索:

没有一个不变的“我”

作者:厦门观音寺 文章来源:网络转载 点击数:367 更新时间:2024/5/12 21:18:45

没有一个不变的“我”

2024/5/12


文:圣严法师
在我们的生命过程中,心中诸多的烦恼现象,总是围绕着“我”在打转。为了“我”,总是觉得不满足、不自在,经常渴望、渴求着身外之物,不时的埋怨、怀疑、嫉妒、贪求、瞋恨,而造了种种业。等到必须受报时,往往又不希望受报,就像欠了债却赖帐不还,因此又造了更多的业,这就是佛教所说的“五蕴炽盛苦”。
所谓的“五蕴”: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,就是我们身心的组成,也就是构成人身的要素,可以分成精神和物质两个部分。物质的部分叫做“色”,它是形状、形态的意思,也就是身体的物质现象。其余四种都属于心理、精神现象:其中“受”是感受的意思;“想”是在感受以后所产生的认知;“行”则是在认知产生之后,兴起应该如何处理、如何反应的决定。这三种属于心理层次。
而第五蕴叫做“识”,识是我们生命的主体,是从出生到死亡、从此生到来生,是整个生命过程中的主体。当我们的身体和心理两部分互相组合、影响之后,就会产生行为、动作,行为发生以后,就会形成一种力量,我们称之为“业力”,也就是我们的意识本质。行为包括身体、语言、心理三方面,因此“识”就是由身、口、意的行为所造成,并余留下来的一股力量。我们现在造了意识的因,带着这些意识,有可能在这一生就接受果报,也有可能到来生才受报。

一般人以为“识”就是“灵魂”,但“灵魂”是持续不变、永远相同的,而“识”却不断地变化着。只要继续造业,无论是善业或恶业,识的成分都会随着改变,当我们接受果报时,识的成分也会随之不同。所以,接受果报的同时就在造因,造因的同时又会接受果报,如此循环不息,识的内容因此经常在变化。

所谓的“我”,其实就是由五蕴的身心现象结合而成的,这是一种因缘的和合,其中并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灵魂。所以,昨天的你和十年前的你是不一样的,甚至一小时前的你和现在的你也不太一样,不仅身体不一样,我们的心理状态、行为模式和意识的内容也随时在改变。因此,由五蕴所构成的我,是经常不断变化的,根本不是真正的我,也没有一个不变的我。

“五蕴炽盛苦”的起因,就在于不明白我们生命的主体—识,是变动不拘的。《心经》中说,观世音菩萨“照见五蕴皆空”,所以能“度一切苦厄”,而凡夫就是因为不知道“五蕴皆空”,所以苦不堪言。

如果我们不知道“五蕴皆空”,五蕴就会变成制造烦恼的工具,不断地产生烦恼,就像烈火燎原一般,为我们带来很多痛苦。能够明白“五蕴皆空”,五蕴就不再制造烦恼,而转变成修福、修慧的工具,帮助我们得到彻底的解脱。

——《真正的快乐》

关键词:没有一个不变的“我”
责任编辑:厦门观音寺 录入时间: 2024/5/12 21:18:45
上一篇:四月初八浴佛节祈福法会,祝愿大众身心健康!六时吉祥!
下一篇:不住于过去、现在 、未来
佛教资讯
观音寺专栏
推荐阅读 更多>>
厦门观音寺敬老助残关爱行动之第
厦门观音寺敬老助残关爱行动之第
厦门观音寺中秋节“爱心月饼认捐
有感于厦门观音寺盂兰盆会义工的
定恒大和尚 为信众举行皈依仪式
法讯 | 厦门观音寺2016年
厦门观音寺-12.6慈善义卖,
定恒法师参加市佛协召开德会务会
定恒法师:找“自性” 心欢喜
随机推荐
一次性和你说清楚,到底啥是“闭关”
推荐下载 更多>>
返回首页 || 转到顶部
首 页   最新更新  
 
   
观音寺网站介绍    |    设为首页    |    加入收藏    |    友情链接    |    版权声明    |    管理登陆    |    南无观世音菩萨    |    回到顶部


地址:福建省厦门市仙岳路1279号厦门观音寺
邮编:361009 客堂电话:0592-5101176(兼传真)
念佛办公室电话:0592-5089139
 ICP备案号:闽ICP备15020286号-1


 Copyright 2013 厦门市观音寺 All Rights Reserved.
 增福延寿,请常念
南无阿弥陀佛
消灾免难,请常念南无观世音菩萨